【好書推薦】David and Goliath 以小勝大

David and Goliath 以小勝大

Malcolm Gladwell

不打正規戰才能異軍突起

在商業周刊的採訪中,童子賢提起當初與華碩分家後導致和碩淪為電腦代工的二線廠,規模無法與廣達、仁寶等一線代工廠競爭。但他卻用不同的角度觀看,並決定轉往邊陲地帶發展-iphone代工。

在當時的時空背景,最大的市場依舊是電腦代工,沒有哪一家大廠會願意冒風險將重心轉往這塊市場,但童子賢決定將所有最優秀的團隊轉往發展原先不擅長的事物。他的想法是:「成功了,將獲得更巨大的市場,失敗了只是回到原本的PC二線廠。」。

巨大真的是優勢,還是包袱?

如同本書作者提到,有些優勢來自本身擁有的有形資源,有些優勢則是因為缺乏有形資源。弱勢者之所以常打贏,原因在於後者與前者有時是不分軒輊的。現在當你再次評估自己的處境時,不只要想優點所帶來的好處,也要想優點所帶來的限制,畢竟優點未必等同於優勢!

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信心到底對人的能力影響多大?從北美的經濟博士生的統計資料發現,普通學校的最優秀學生在頂尖期刊所發刊登的論文數遠高於頂尖學校的次優學生。這說明了這群學生雖然一開始的聰穎程度不如頂尖學校的學生,但是只要有充足的信心也是可以表現得非常傑出。反過來說,遭受打擊也會讓原本賦有才能的人無法發揮,因此哈佛大學也提出了"快樂的四分之一墊底者"政策,專門招收夠堅韌、在課堂外有足夠成就,而能夠在哈佛的巨大池塘中承受當小魚壓力的學生。

也許我們可以推測,每個人的表現=能力x信心,所以絕對不應該忽視如何培養自己的信心程度。

有益的困境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們所面臨的挑戰與困難,也許會讓一些人真的沈淪,卻也讓另一些人變得更優秀。

為了克服了所遭遇的困難,所以被迫提昇自己的能力,而這類的例子隨處可見。另外,面對困境也可能讓你破斧沉舟、放手一搏,反而獲得意外的自由度,跳脫傳統的思維打破限制。

本書可以讓你重新檢閱所謂的優勢與劣勢,其實優點也常是自己的缺點,端看如何適當的使用。回到本書的名字,牧羊少年David為何能擊敗巨人Goliath?就是因為他用不同的觀點重新解讀當時的情況,並充滿信心地使用投石方式來打倒移動緩慢的巨人。以小勝大,其實不過是理所當然!

留言